-
普京执政20年,俄罗斯“向西转”还是“向东转”?
“新思想”展示当代俄罗斯对外政策的取向:一是既不会重演倒向西方,更不会重回苏联时代;二是尊重传统、发展经济、关注稳定和人民福利;三是维护主权与既定势力范围、有节制并有选择地对外拓展、抵抗任何形式的霸权;四是强调中俄合作的重要性,但不在中美之间选边。[全文]
-
我们正经历的,是世界秩序过渡期的一场综合性全面危机
世界秩序变化过程中,一方面有新兴力量跟传统工业国家之间的博弈,另一方面世界多极化趋势还受到许多结构特征的影响。很以往很不一样的是,当今世界受多重网络和链接的制约。这种权力结构,既不是上世纪90年代初“新罗马帝国”的同心圆,也不是冷战时期的两极对抗。[全文]
-
解读俄“瓦尔代”报告:中美走向对抗,还是回到联合国?
若几十年后再来回顾今天这段历史,也许史家会说,一定程度上,中美关系是随形势发展而一步步陷于“被对抗”态势之下。回到联合国,远不意味着历史的重演,而是因时而异,推进制度与秩序创新。凡能够长期存在、对跨国家、跨文明、跨地区事务起稳定作用的国际秩序,都是以多元、多样、多极力量为基础的合作共处的产物。[全文]
-
解决经济难题与四年后政治目标挂钩,这是普京的巧妙安排
普京本人也知道要改革当前这种经济结构,但我也听他亲口说过一句话,至少10年内,能源经济不能轻易改革。这句话的意思就很清楚了,可见普京在这方面表现得非常慎重,甚至我觉得尽管政府改组,但是普京及其团队,特别针对某些方面的立场还是很坚定的。[全文]
-
突破西方话语围堵,中俄该如何联手
几百年来曾经一直是推动西方发展和进步的基本结构性因素出现逆转:民主遭遇了民粹的挑战;开放受到了难民潮的冲击;西方赖以发展的实证主义传统出现了“后真相”“后事实”的令人哭笑不得的捣乱,乃至于出现“以撒谎、造谣、欺骗为荣耀”的无耻之谈。[全文]
-
西方地缘政治“画地为牢”,上合没有落进去
上合组织没有必要落入西方列强当年画地为牢式的地缘政治模式的旧套,但是,确实也无法回避总是有人会利用不同地缘政治经济利益的差异(比如,人们一直所说“海洋地缘政治”与“大陆地缘政治”的区别),来兴风作浪地图谋。[全文]
-
“普京模式”最适合俄罗斯?我想起了普京曾当面对我说……
当俄罗斯人今天“只相信普京一人”,而对于其他政治家和整个官僚系统缺乏信任之时,“长效国家”如何真正有效运转,还是一个相当严峻的考验。与其说,苏尔科夫是在弘扬俄罗斯政治模式,还不如说,他是在告诫,充满挑战的历史进程还刚刚开始。[全文]
-
中俄美三国如何“演义”
在能源、经济、安全等领域都呈现“能级不对称”的前提下,美国出现的不确定性所导致的总体不明朗走向将会延续;美俄关系也难以在短时期得以调整。但是2018年的变化表明:事在人为,吉祥彩票平台:关键取决于中方能否高屋建瓴、理性务实地调处中、美、俄三边关系。[全文]
-
冷战前线东北亚,正上演“最后战线突破”
远东当地居民对于以往只顾开发、不顾当地民生的中央政府政策的不满程度(民调超过40%以上)要超过对于中国人进入的担忧程度(民调30%稍多)。远东早已不是冷战时期的“前线”,但是在“新型全球化”的多种涵义下,要真正突破这道“最后的战线”,或许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全文]
-
拜师学了四百年,为什么俄罗斯还是难以加入欧洲大家庭?
一旦如人们预言,俄罗斯、美国、中国构建新雅尔塔体系,欧洲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归根到底,欧洲国家既担心俄影响过于扩展,希望美国能够出手遏制;又担心美国过度干预会导致俄罗斯的强劲反弹,使欧洲始终处于东西军事抗争的水深火热之中。[全文]
-
俄外交官问我,中俄交流能否不要老是《喀秋莎》……
和一位俄国外交官喝咖啡,谈到中俄交往已达到一个很高的层次,但他总觉得某些方面略有不足。比如他说,和中国朋友聚在一起要唱歌、表演,要么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要么是《喀秋莎》,以后是不是可以变变味道?俄罗斯古典文化也有它很精彩的地方。[全文]
-
美国导弹已落下,普京该怎么办
俄罗斯处于困境之中,乃是不争的事实。但不要忘记这是一个曾经在拿破仑、希特勒的大军压境之下,艰苦搏斗而绝地反击,最终彻底打败对手的民族。这样一种禀赋充分体现于本次总统大选的激昂民意之中,俄罗斯民意对普京的拥戴,远远超过我们媒体上的表述。[全文]
-
普京高票当选,国际对手们“帮”了大忙
俄罗斯选民印象十分深刻的,乃是奥巴马十分藐视地把俄罗斯称为“地区国家”,而且,还把普京几乎与伊斯兰国恐怖分子、埃博拉病毒列为齐名的“三害”之一。英国特蕾莎·梅首相尤其是在一个关键时刻,“帮”到了点子上。[全文]
-
又见俄大选(下):普京亲口向我解释“政治保守主义”
我问普京,如何解释“政治保守主义”?他说,这完全不意味着开倒车或固步自封,恰恰相反,是要从历史积累中发掘最优厚的资源,如爱国主义、保护家庭等价值观念,使这些社会基因能跟现代化目标联系,推动现代化发展。[全文]
-
又见俄大选(上):与普京交往12年,未见他“老去”
从这么多年的交往当中,我觉得他依然保持着我十二年前见他时的精神状态,包括他的反应能力。2017年,有学者在瓦尔代会议上提问普京“该如何教育特朗普总统”,普京马上放下耳机纠正,“特朗普是美国人民选出的总统,我们要对他表示尊重。”[全文]
-
俄罗斯自由派反省:自己的话语体系在哪里?
在观网年度论坛下午的自由讨论中,冯绍雷对于政治理论的变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他看来,中国和俄罗斯的政治体制正在欧洲前共产党国家内受到广泛关注。俄罗斯自由派也在批评90年代的俄国精英,危机当头却只会左顾右盼,缺乏自主的理论话语系统。这也是普京上台、自由主义阵营衰落的一个原因。[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