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观点 | Opinion more
-
特朗普还没下台,印度就开始公开“厌恶”了
印舆论并未呈现出“美选举结果待定”的立场,而是对特朗普质疑选举结果的态度显现出反感和强烈的批评。部分知名学者甚至批评特朗普的行为令人“厌恶”……[全文]
-
拜登有多滑头?看看他29岁刚当议员的表现
这句话充分反映了拜登作为法律出身的政客的思维方式,也左右其此后漫长的政治生涯。他一面公开取悦美国自由主义左翼知识与文化精英,另一方面却是美帝国主义战争的坚定拥趸。1999年美国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他当时是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成员。[全文]
-
印度走近美国,又想保持自主,做得到吗?
在中美博弈的大环境下,受民粹主义诉求和现实利益支配的印度,其所谓战略自主的说辞更像是一块遮羞布,试图遮住其国家重构与治理赤字中的难堪。[全文]
-
日本还是放弃印度,追求经济利益去了
自认为说一口纯正大不列颠英语的印度外交官,他们说出的英语很多时候让日本那些在英美留过学的官员听起来十分吃力。如果给印度参加谈判的官员十分钟发言的机会,保不准他会说上半小时甚至一小时,然而日本官员几乎听不懂他们说的内容。[全文]
-
悬念越来越少,为何还有共和党政客力挺特朗普?
这场戏看到现在,基本上可以说没有什么太大的悬念。共和党有一部分议员,对于这次民主党在选举当中的操作,是有看法的。他们现在用各种方式去支持特朗普,目的跟原因不在于说对特朗普认同,而在于对共和党未来走向的一种关注。[全文]
-
白等也要坚持上诉,不是特朗普顽强,而是……
对共和党来说,目前首要任务,是阻止邮寄选票常态化,守住自己投票率的优势。如果民主党尝到甜头,今后每次大选都想鼓励邮寄选票,对共和党将是灭顶之灾。[全文]
-
拜登会成为新“懂王”吗?当心他对中国的新一轮攻势
拜登的胜选,不仅仅被解读为民主党在国内政治上的胜出,而且被认为是美国政治制度仍然具有某种生命力,可以按照预期进行自我修复和调整,而特朗普只是一个意外。一个“懂王”不算什么,美国政治制度自己可以“驱魔”。而对于中国来说,更大的考验也许就在明年……[全文]
-
跛脚的拜登,华尔街喜欢的好总统
美国大选一波三折,接近了华尔街最喜欢的结局。“懂王”下台,“睡王”跛脚,医改不用改,加税不用加,基建不用建,小企业不用救……华尔街的青春回来了![全文]
-
拜登胜选,对中国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哪怕是对自己的选民负责,拜登也要改变特朗普的做法。这次选举,华尔街金融巨头一反常态大量捐款支持拜登。这固然是不满特朗普变幻莫测的执政,也希望通过捐款影响拜登的决策。可以说拜登、他的选民以及华尔街资本罕见结成统一战线,想要逆转特朗普时代。[全文]
-
大选结果还没出,但我已经随手割了好几百刀美国韭菜
我只不过是看见川粉和拜登粉在一个学术网站上慷慨撒钱,而我身为一名政治学者随手接受他们的间接赞助……这不叫赌博,叫知识变现。[全文]
-
美国再次伟大,需要的是一场自我颠覆性内战
中美之间未来如果发生重大且致命的冲突,根本诱因是美国要寻求自身的政治变革、价值变革和经济社会变革。班农等右翼人士眼中的中美冲突,是实现美国伟大复兴的献祭品。且不说这种论调何等荒谬,我们是不是要“配合”成为其复兴垫脚石?所有中国人都坚定持反对意见。[全文]
-
特朗普可能赢不了,但美国选民已沦为“透明人”
特朗普团队建立了一个包含2.2亿人的数据库。在融合政府部门、信用卡公司以及社会团体等数据的基础上,每个人都包含差不多4000至5000个数据点,比如消费状况,订阅什么杂志,开什么车,住在哪里,是否喜欢打猎、钓鱼以及投票情况等等。[全文]
-
一亿选民不投票
美国《选举权法》颁布后,已运行超过半个世纪,总体还算平稳,但无法遮掩重大问题:近1亿合格选民无法被纳入体制,老年人和白人决定谁当总统,合格选民的1/4就能决定国家走向,年轻人、少数族裔和低学历人群对政治漠不关心,成体系的选民压制手段广泛存在。[全文]
-
“别太相信民调,小心复制2016年惊奇”,真的吗?
促使多个风向标指向同一大方向的驱动力应该是一场选举的主轴,而最终胜利的一方往往会驾驭这个主轴。如果2008年是关于奥巴马承诺的变革,2016年是关于特朗普利用的愤怒,2020年是关于新冠疫情下的同理心。正是这种同理心,在瓦解2016年跟着特朗普宣泄愤怒的白人群体对在任总统的支持。[全文]
-
为什么美国白人的自杀率比黑人高?
黑人的中年自杀率在过去50年里变化不大,目前大约是白人自杀率的25%。这个比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年龄而变化,但黑人的自杀率大大低于白人是长期存在的现象。这表明,相对贫困本身并不是自杀的原因。[全文]
-
过度关注两党矛盾,就忽视了美国真正的政治分歧
美国最大的政治鸿沟是政治狂热者与普通人关注点的差异。对党派人士来说,政治是一出道德剧,一场善与恶的斗争。但大多数美国人看到的只是两群愤怒的人在为一些看上去无关紧要的问题吵个不停。怎么让政治能更好地适配大多数美国人,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全文]
-
政客拉抬选情四处“点火”,美国军方会出来买单吗?
美军主动澄清谣言传递出一个信号,他们没有兴趣掺和国内政治可能导致中美开启战端的事,也无意以此为代价、为少数政治人物的政治收益买单。经历一段时间的动荡摩擦后,也许中美两军关系会在已经建立起来的制度化轨道中良性发展,成为中美关系总体稳定的基石。[全文]
-
希拉里这个时候发文谈国防改革,什么意思?
希拉里一反其一贯的鹰派立场,重提69年前艾森豪威尔总统对军工集团的警告。不管希拉里的国家安全“新思维”能否施行,至少奠定了她在拜登国安团队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也不能排除这位有望成为美国首任女防长的政坛老将在2024年(78岁)再度向问鼎白宫发起冲击的可能。[全文]
-
牌打完了,民调输了,懂王:“都闪开,我还能战!”
美国总统大选进入最后阶段,不同机构的民调都显示特朗普的数据落后。即便如此,本届美国总统选举依然处于一种令人不安的焦灼。打完所有牌的双方,拜登在等着“躺赢”,特朗普在“放手一搏”,无论结果如何,这场选举都加刷新我们对于美国的认识。[全文]
-
拜登失言,可能功亏一篑
特朗普听到拜登说yes,自己都感觉难以置信。2016年希拉里在西弗吉尼亚说要关掉煤矿,导致在该州被特朗普赢了40%+,远远超过绝大多数传统深红州。历史要重演了?[全文]
-
-
资讯 | Information more
-
特朗普“铁粉”又闹起来了
-
差点以为美国还在大选
-
特朗普:拜登只有自证8000万选票合法,才能入主白宫
· 首次正面回应去留 -
“只有特朗普还在苦撑”
-
拜登胜选,核心靠谁?
-
在密歇根州煞费苦心,他还是输了
-
普京回应未祝贺拜登:惯例,并非别有用心
-
他正激昂控诉大选“舞弊”,奇怪的东西出现了
-
这个与中国相关阴谋论,被美媒称作是“银河级”
-
基辛格喊话拜登:尽快重启中美关系
-
拜登给特朗普添堵:不交权,会死更多人
-
特朗普发推用了这俩字,美国网民:终于认输
-
纳瓦罗:选举是场完美骗局,白宫以特朗普胜选为前提工作
-
扎克伯格“认”了拜登
-
美国网安局:今年大选史上最安全
-
特朗普助手:他可能会接受选举结果,但不会承认失败
-
拜登选择多年心腹担任白宫幕僚长
· 特朗普“绊”登 -
拜登团队又傻眼了:白宫开始编下一财年预算案
-
这州宣布:重新计票,手工进行
-
菅义伟、文在寅先后同拜登通电话
-
-
· 美国大选 ·
-
福克斯名嘴念错卡马拉名字还嘴硬:那又怎样?
-
普京“惊喜客串”超人漫画,这次形象还挺正面
· 击掌!· 就当没看见 -
又拿特朗普开涮?这次她带了道具
-
建行推“15万与特朗普共进晚餐”?总统竞选团队吓坏了
-
盘点2017:俄罗斯为西方背的那些锅
-
万圣节要扮成啥?希拉里:美国总统
-
CNN又想让俄罗斯“背锅”,这次和皮卡丘有关
-
追了一整年的证据被川普儿子自己发了,记者绝望到怀疑人生
-
看《纸牌屋》预告片 感觉下木夫妇要连任五届……
-
关于希拉里,星条旗一直在给我们暗示啊…
-
就说了句要支持本国总统,她遭到多方抵制
-
为什么特朗普就职典礼看起来没人? 白宫:草坪反光
· 八年前VS八年后 -
“矿工诗人”美国演讲:特朗普当选,我担心中国工人失业
-
曾把川普怼到“有她没我”的女主播跳槽了
-
澳医生:到美国感到腐朽 到亚洲却惊讶其现代化
-
纽约时报街采中国人:怎么看特朗普?
-
听说特朗普很听女儿话,美网友已把她当成“请愿神”
-
高晓松晒“希拉里当选”杂志,遭网友群嘲
-
后大选时代的美国青年:不敢告诉同事我支持特朗普
-
嘲笑特朗普的帽子厂商破产 川普粉开启反讽模式
-